• <menu id="6qise"><strong id="6qise"></strong></menu>
  • 生態中國網 >  生態專題 >  正文

    國內首個《零碳社區建設與評價指南》標準發布!

    來源:中國環境 時間:2022-09-09 09:26:29

    字號

    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零碳社區建設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一環。近日,由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南方周末研究院等單位聯合起草的國內首個《零碳社區建設與評價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發布。該標準以低碳社區、近零碳社區的建設實踐為基礎,按照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等要求,為社區實現零碳發展提供基礎框架。為城市新建社區、城市既有社區零碳建設、零碳改造提供了指南,為尚未開展零碳建設的社區和低碳發展已取得一定成效的社區也提供了參考。


    d971da29bb21ca0812d0e769fe47f1d.png

    零碳社區建設邏輯架構圖。


    零碳社區應遵循什么樣的建設路徑?


    零碳社區是什么呢?《指南》明確指出在社區內發展綠色建筑,創新低碳技術,倡導綠色生活,構建高效、節能、 循環利用的體系,通過碳減排和碳中和措施,在社區的建造、改造、運營的各個階段實現區域內二氧化碳凈排放量小于或者等于零的社區就是零碳社區。


    據統計,城市排放的溫室氣體量已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70%,社區作為城市內部的基礎微觀空間,是低碳理念在城市社區層面的實踐。為幫助城市社區發展低碳經濟,創新低碳技術,改變生活方式,最大限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指南》從三個方面為零碳社區的建設做了路徑指引。


    零碳社區建設路徑。


    首先要激活社區零碳細胞?!吨改稀诽岢錾鐓^應激活零碳細胞以重新定義人與碳的關系,提升個人對零碳生活的接受度,引導居民選擇零碳生活方式。


    為激活零碳細胞,《指南》建議社區建立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支撐的個人碳中心,對居民的碳足跡,碳賬戶,碳管理,綠色出行等進行碳賬本管理;將碳數據可視化,開發碳積分、碳商城,引導居民積極參與社區碳活動,引導低碳生產生活模式和行為習慣,實現居民個體零碳;還要綜合考慮社區居民的生活習慣和對低碳技術、產品的接受程度。


    其次,社區應改造零碳單元?!吨改稀诽岢錾鐓^應意識到零碳單元是零碳細胞的組成部分,是零碳細胞與社區工作生活場景的融合通道。


    為改造零碳單元,《指南》建議社區進行碳盤查,識別本社區內的重要零碳單元。對社區碳源分布、碳排放實時監測,分析形成不同零碳單元的碳排放清單打造動態的碳大數據管控能力;針對不同零碳單元制定不同的減碳路徑和方法,并實施有效的碳中和方案,最大化減少社區自身的碳排放;同時,改造零碳單元的過程不宜過度依賴低碳技術的簡單堆砌,宜立足于社區氣候特征、產業發展階段和使用者的需求綜合考慮。


    最后,要構建零碳場景?!吨改稀繁硎旧鐓^應意識到零碳場景是不同零碳細胞、零碳單元的集合,對內是社區自身的零碳化,對外是社區與外部資源環境的有機融合,和諧共生。


    為構建零碳場景,《指南》建議社區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結合零碳社區建設,對社區的能源、生態、 產業、公共設施、公眾生活、文化傳承等制定一攬子解決方案;統籌考慮社區與外部的能源、碳排放流動和管理;立足生活、工作等不同場景,對碳減排目標和進展進行定期跟蹤、監測、調整和優化,在精確的數據分析的基礎上,不斷優化碳減排目標和措施。


    從日常生活方面如何推動零碳社區創建?


    在日常生活方面,《指南》建議社區向居民推廣零碳生活,并將居民綠色低碳行為進行細化分類并推廣。


    推廣零碳生活具體包括:向社區居民推廣低碳產品;倡導居民綠色低碳出行;引導并促進居民能源消費習慣的改變;將居民文體健身設施與節能裝置相結合;引導居民改變飲食結構,攝入更多植物性食物,并響應“光盤行動”。


    并向居民推廣綠色低碳行為。在居民衣著方面,鼓勵居民參與舊衣回收,使用可持續原料生產的衣被;在居民飲食方面,鼓勵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號召光盤行動;在居民居住方面,鼓勵節約用水、電,在家中完成生活垃圾分類,使用綠色節能電器;在居民出行方面,鼓勵步行、騎行或選用公共交通出行;在居民用品方面,鼓勵使用循環包裝,對于閑置物品進行二手回收,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零碳家庭是社區的重要組成單元。對此,《指南》還建議社區宜從不同的家庭特征、居住條件、建筑物特征、家庭成員的行為習慣等多個方面進行碳排放識別,從能源、資源利用、碳普惠等方面設計零碳家庭的減碳路徑和方法并進行推廣。


    具體而言包括以下舉措:將可再生能源供能、微網儲能、分布式用能形成完整閉環,確保家庭用能的綠色和清潔;從餐廚垃圾、廢水等資源再利用的實施,保證零碳家庭的資源再利用能力;從智慧家電、家庭智慧能源管理角度建立家庭碳資產管理能力,形成家庭減碳和低碳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通過與社區網格化管理、綠色出行等設施聯動,形成家庭與社區的零碳互動;通過碳商城、碳積分等的互動,促進家庭成員長期參與零碳的意愿和路徑,從而在整體上達到零碳家庭效果。


    此外,《指南》還建議社區形成零碳文化。具體而言,社區可以制作零碳生活指南和零碳手冊;定期組織社區居民零碳相關活動,如學習培訓,低碳專題講座等; 利用社區、街道公眾號、宣傳欄、黑板報等載體,張貼低碳生活、節能宣傳口號、標語等;開展零碳家庭、零碳個人評比;依托社區內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開展“小手拉大手”等生態環保知識普及和社會實踐活動,帶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


    據了解,該團體標準項目于去年8月正式立項,期間開展2輪線上線下專家研討會,組織編寫組專家前往中山小欖鎮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區、深圳新橋世居近零碳與可持續發展示范社區進行實地走訪調研,并廣泛邀請了英國建筑研究院、零碳工廠、廣州城建開發設計院、深圳大學等與零碳社區密切相關的企業、社會組織、高校共同討論,綜合多方意見,完善團標的各項內容。該標準于今年通過專家審定,為零碳社區建設提供了指導。

    avxcl最新网址
  • <menu id="6qise"><strong id="6qise"></strong></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