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午十點,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等方面的情況。新聞發布會上,黃潤秋部長通過兩張圖片展示了北京這些年空氣質量改善的真實變化,其中一張便是故宮午門為背景的夜晚天空星軌照片。
《北京市區拍到星軌,是因為這一點變了》,今年5月份,中國環境報曾對“在北京城區拍攝到星軌大片意味著什么”做過相關報道,在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上,黃潤秋部長再次cue到了北京星軌照片,形象展現了北京“氣”質的不斷提升。
黃潤秋表示,要拍出這樣的照片,一定要空氣質量非常好、透明度非常高。從數據上來看,2013年北京的PM2.5是89.5微克/立方米。2021年是33微克/立方米,降低了63.1%,下降了近2/3。北京的重污染天數也從2013年的58天,降到了去年的8天,今年到目前為止只有2天。所以說,從“APEC藍”,到“閱兵藍”到今年的“冬奧藍”,如今藍天白云在北京幾乎是常態,不再是奢侈品。
不僅是北京,現在全國各地的藍天底色都越來越純凈。黃潤秋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北京的變化只是我們國家空氣質量變化的一個縮影,實際上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國各地,這十年空氣質量都顯著改善。十年來,74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6%,也超過一半,重污染天數減少了87%;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數比2015年減少了51%。我國是第一個治理PM2.5的發展中國家,被譽為全球治理大氣污染速度最快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