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消費者取出網購的商品后,快遞包裝紙箱流向了何方?雖然已有部分快遞驛站鼓勵消費者留下快遞包裝,實現二次循環利用,但行業整體還未形成完善的快遞包裝回收機制。業內人士建議,快遞包裝回收需要搭建社會化的循環體系,由政府主管部門引導行業各方參與,從而提升規?;厥昭h效率。(11月22日《北京日報》)
快遞紙箱循環利用是好事,但也成了難事,而且是“兩頭難”。一方面,快遞行業正在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不少企業已不再提供新紙箱,很多快遞網點缺快遞紙箱,一些快遞小哥甚至撿廢棄的紙箱二次利用。另一方面,不少消費者把處理已拆包的快遞紙箱視為一種麻煩,要么放在家門口或投入垃圾桶,要么賣廢品,大量快遞紙箱只被使用了一次,失去了循環利用的價值。
目前,快遞紙箱循環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回收機制不完善、不暢通、不方便,快遞行業以及關聯各方、相關部門沒有形成回收合力,回收末端覆蓋不到位。只有一部分消費者在快遞網點現場取件,多數情況下,快遞小哥都是把快遞包裹送到消費者家中、消費者指定的地點或快遞柜中。消費者在快遞網點現場拆包,把快遞紙箱放入回收袋中,尚算方便,但在其他情況下,消費者可能就難以找到紙箱循環回收的入口。
同時,不少快遞紙箱上都粘貼著消費者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等信息,一些消費者擔心隱私信息泄露,不愿意把紙箱再“還”給快遞企業,一些消費者在撕下快遞面單的過程中很容易把紙箱撕壞,致使紙箱失去二次循環利用的價值。有的消費者認為,使用別人用過的快遞紙箱不干凈、不衛生,對此存有抵觸情緒。消費者過不了心理關,也是快遞紙箱循環利用的一個堵點。
要提升快遞紙箱的二次循環利用率,就得用完善的回收機制打通堵點。郵政、城管、住建等部門應聯合快遞行業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探索快遞紙箱循環利用的制度措施,暢通快遞紙箱回收的路徑,明確回收的責任,明確快遞紙箱回收再利用的標準和流程,提升回收網點、回收末端的覆蓋率。
總之,相關各方應加強統籌協調,打造快遞紙箱回收、面單信息除痕、清潔、消毒、再利用的循環鏈條,加強對消費者隱私信息的保護。應當建立相應激勵機制,對快遞紙箱回收再利用給予消費者、快遞小哥一定的獎勵或補貼,增強消費者和快遞小哥的參與意識,為消費者營造便捷、安全、實惠的快遞紙箱循環利用環境。